“我是重大犯罪检察部的一名高阶段检察官助理,得益于‘宁·炼’计划,这是我进入检察机关以来第一次跨条线参加实训项目。”近日,未成年人检察法治教育实训活动在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举行,青年检察官助理孙瑜阳作为学员参与其中,收获满满。
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,长宁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全面推进“宁·炼”计划 加强复合型青年检察干部培养的实施意见》,围绕选育管用健全全链条干部培养机制,推出12项举措,旨在锻造“一专多能、一岗多能”的复合型青年检察干部队伍。
为夯实人才基础,长宁区检察院今年2月开展全员专业背景排摸,梳理出32名具有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干警,并根据检察履职需要科学分类储备,并结合优秀年轻干部调研、政治素质考察等方式,及时挖掘潜在人才。同时加大增量引进力度,2025年招录“法学 + N”复合型专业背景人才比例提高至33%。
据悉,为打破人员类别、业务类别壁垒,长宁区检察院积极搭建岗位交流锻炼平台,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检察干部参与轮岗锻炼、对口援智等工作。目前,已安排40余名干警跨类别、跨条线内部轮岗,20余名干警跨系统到人大、纪委监委、组织等部门交流,助力青年干部积累跨域经验、养成复合能力。
“宁·炼”计划还聚焦“奠基、扬帆、远航”三阶段梯次培养路径,依托“长青训练营”“长剑论坛”等平台,突出专业领域办案重点。针对涉外检察人才,通过对接长宁“中国企业出海总部服务中心”等,提供法治保障,提升干警外语使用、涉外司法标准和程序等能力。此外,该院还安排年轻干部“领题攻坚”,在数字检察、知识产权、互联网等领域挑大梁,目前已有50余名干警领衔推进37个创新项目。
值得一提的是,长宁区检察院还将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年轻干部贯穿培养全过程。结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开展新提职提级干警集体谈话、廉政知识测试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,组织80人次参与党纪党规专题培训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,帮助年轻干部系好“第一粒扣子”。
恒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